《讀懂一本書》讀後心得-「說書」讓我們徹底讀懂一本書

對岸說書界扛壩子樊登分享的閱讀心法,讓我們花同樣的時間精力,讀得比別人更深更懂。

你有沒有想過,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,如何才能把書中的知識,真正變成自己的能力?會有這個疑問,是因為現代人生活與工作忙碌,周遭又充滿各種誘惑,好不容易抽時間出來閱讀,花了時間也花了金錢,卻常常讀完沒多久就幾乎忘光了,真的是虧大了!

一直以來,我都滿喜歡看書的,對我來說,看書的目的之一,在於充實知識、優化生活,但我也有書看了就忘的困擾,像是前陣子再次翻閱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發現幾乎等同於第一次看,幸好最近看了《讀懂一本書》,解決了我這個困擾。

這本書在說什麼

《讀懂一本書》的作者是對岸說書界扛壩子、「樊登讀書」創辦人樊登。他觀察發現,很多人確實常常面臨「讀了就忘」的情形,想要改變這一點,就必須「把書讀懂」,因為,只要真正讀懂一本書,書本的知識就會深深烙印在腦海中。

把書讀懂只是個手段,「如何」把書讀懂才是重點,書中自然對此提出了幾個方法,幫助我們加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,更重要的,作者還提了一個方法,幫助我們認證是否真正讀懂了。

這個驗證方法,就是作者最擅長的「說書」,為什麼呢?

以「說書」為目標來進行閱讀

以說給別人聽為目標來進行閱讀,會讓我們在閱讀時更加專注,找出作者在書中想要傳達的想法,包括想要解決的問題,以及如何解決。

這種「以終為始」的方式,稱作沉浸式練習,是非常有用的學習方式,獲得經典書《刻意練習》大力推薦,由阿湯哥主演的電影「Top Gun捍衛戰士」,堪稱這種訓練方式的經典。

越戰時期成立的TOP GUN美國海軍攻擊戰鬥機戰術指導學程,設下了唯一目標「打下敵機並活著回來」,並透過不斷模擬實戰情況,讓學員與頂尖飛行教練進行對戰,根據錄像來檢討每一次的訓練,盡一切可能來達成目標。

我們閱讀容易讀了就忘,有時就是單純打發時間,導致沒有目標的在讀,但是試想,如果這個周末的聚會上,大家都很期待你分享最近看的書,為了不讓他們失望,你在閱讀時就不再只是隨便翻翻,而是會盡可能的找出書中重點,找出有趣的小故事、嶄新的觀念,讓自己會徹底讀懂這本書。

透過一次一次的刻意練習,漸漸的,會發現不僅更容易讀懂一本書,也更容易將書中知識實際應用於生活。

補充閱讀:《刻意練習》讀後心得-用對方法 天空才是我的極限

找出作者要解決的問題

幾乎每本書都有它的使命,也就是作者根據他發現的問題,所提出的解決之道,這也是每本書最珍貴、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
有些偏工具書的書籍,問題和方法就很明顯,甚至像是《讀懂一本書》、《深度學習力》這些書,直接在書名破題。

但也不乏些較為隱晦的,像是大家都熟悉的《論語》,乍看只是各個和學生之間的對話,但仔細探究會發現,是藉由孔子的言行舉止,來教導我們如何處世做人,從裡到外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努力找出書中提出的問題,接著跟作者一起抽絲剝繭,探詢解決方法,從摸索到最終發現答案,這整段的發現過程,會一定程度的加深你對問題和答案的理解,自然有助於你讀懂這本書,因為所謂的讀懂一本書,常常就是「理解一個新觀念」。

當然,我們一開始也可以上網看看別人分享的現在書評、心得,讓自己更快知道如何找出一本書的使命,不過要記得,同樣一本書,十個人可能會有十個各自不同的觀點,別人的心得都只是參考,或是幫助我們挖掘自己沒注意到的點,而不代表全部。

所以我寫部落格,不是要讀者只看我的讀書心得就好,而是在看完之後,如果有興趣,可以去把整本書給看完,說不定會有更不同的心得與想法。

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,也就是想要解決的問題與解方

十本書的力量

前陣子,我花了超過兩周的時間才讀完《深度學習力》、哲學書《別因渴望你沒有的 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》,但面對《讀懂一本書》,卻花不到我一周時間,為什麼?

我們有時因為受限於知識量,導致有些書唸起來有點卡,像是《深度學習力》,部分章節牽涉到一些大腦神經元的名詞,讓我讀到恍神,降低閱讀速度和意願,因為我對這方面的知識量不足。

書,不一定得「硬讀」,有些書,若你缺少一些基本的知識,甚至是人生的經驗歷練,讀起來會相當辛苦,甚至相當「無感」,如果一本書讀起來相當吃力又無趣,大可以先收起來,有緣再拿出來。

當然,在此同時,我們可以先去閱讀同個領域、但比較簡單平易近人的書籍,也可以靠多閱讀各個領域的書籍來觸類旁通,透過緩慢但不間斷的閱讀,來累積「理解池子」。

作者在書中提出「十」這個神奇數字,也就是面對任何領域,只要你累積十本以上的閱讀量,你所理解的知識,就能超越大部分人,也更容易幫助你理解各式書籍的內容,讓量變引起質變,幫助你越讀越來越快,同時越讀越透。

作者認為,閱讀同領域超過十本書,就能讓你超越多數人對該領域的知識

順藤摸瓜的選書方式

這邊又帶出一個問題,就是如何選書?作者提了許多建議,當中我有在使用的,就是順藤摸瓜。

怎麼摸呢?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,作者常常會在書中引述其他書的內容或觀念,你就可以將那本書列入書單,此外,名人推薦的書單,也很值得參考,像是比爾‧蓋茲每半年都會跟外界分享一份他的冬季、夏季書單,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書方式。

一開始,我從誠品的排行版,以及比爾‧蓋茲的書單上挑了幾本書,接著將各本書中推薦或引用的書籍,列入選書參考,且隨著讀的書越多,待讀書單也愈來越多。

最後,作者也做了一個提醒,不要只讀自己有興趣、或只和自己工作領域有關的書,有時要突破舒適圈,試著讀一些陌生領域的書籍,才能在「理解池子」中注入新的活水,擴大自己的知識範圍。

一個小空間,一座小書架,就能成為閱讀者喜愛的寧靜小天地

反思

學生時間,我們可能都聽老師說過「當你能用你的話,解釋一個概念給別人聽並讓對方理解,才代表自己真正搞懂了。」

這句話甚至有個專有名詞,稱作費曼理論,對著一位從未看過這本書的人,用自己的話語,說出這本書的內容,看對方能不能聽懂。

為了驗證,我開始在開車、聚餐等場合,分享我近期念的書,不一定是整本書,有時是一個章節,有時單純一個觀念。

這也讓我在閱讀時,面對一些較生硬的資訊或概念,會進一步多做思考,想著要怎麼解釋給別人聽,漸漸的,我發現,我書不再念了就忘,而是確實吸收了進去,也讓我在聚會時,能有更多話題和親友們分享,甚至透過實際應用,讓生活過得越來越好。

希望我女兒趕快搞懂我在跟她說什麼
Momottqq
Momottqq
文章: 22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