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閱讀變現》讀後心得-閱讀很重要 讀後的「輸出」更重要

閱讀一本書,花了時間也花了精力,讀完沒多久卻忘光了,怎辦? 試試看以「輸出」為目的來閱讀吧!

你是不是有遇過以下類似的情形:花了幾天的時間,看完了一本書,看的過程也覺得收穫滿滿,替願意精進的自己,給一個大拇指。

但是,過了段時間,聚會時想好好分享自己最近看的書,卻發現,怎麼好像說不出個所以然,或只能勉強擠出1~2個觀念,真的有夠喪氣的。

會有這個情形,不是你讀書不專心,更絕對不是你沒有閱讀的天份,主要的原因之一,是你在閱讀的時候,沒有「輸出」的意識,甚至在把一本書讀完以後,根本沒有進行輸出,導致讀了就忘,出現白讀的情形。

若你有這些困擾,可以看看這本《閱讀變現》,乍看有點功利的書名,實際上,是在分享如何快速且精準抓住一本書的重點,用最少的代價「榨取」書中最大的價值,讓閱讀真正幫我們解決問題.提升價值。

這本書在說什麼?

作者是對岸知名的閱讀專家aka賦能教練-格格,原本任職於一家知名教育科技集團,薪資、福利待遇都不錯。

只是,重複的工作內容,讓他漸漸感到沉悶,同時擔心失去職場競爭力,因此,下班之後,他開始花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與真愛,並希望把這興趣變成職業與志業。

最終,他發現「讀書」是他願意畢生從事的興趣,其中一大原因,是受到老闆俞敏洪的啟發(俞敏洪同時也是知名的教育推廣者與說書人),他開始持續閱讀、推廣閱讀,實現閱讀變現,最終成功創業。

這本書一如作者在做的事情,也就是推廣閱讀,除了「閱讀變現」之外,更分享了讀書帶來的其他好處,另外,如何培養讀書的興趣與習慣、如何把一本書的價值最大化,讓我們能因閱讀而過的更好,這當中,「閱讀變現」也是其中一點。

以輸出為目的去閱讀

什麼是輸出?這篇文章就是輸出。

輸出有各式各樣的形式,包括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,Podcast、Youtube、部落格、IG、FB…,甚至是當故事「說給別人聽」,都屬於輸出。

為什麼要以輸出為目的去閱讀?因為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專注度、徹底理解,以及增加邏輯性。

當你帶有目的性(輸出)的去閱讀,過程中,就不只會「隨手翻翻」,而是會更加專注,找重點、作筆記,甚至思考這本書與自身的關聯。

例如,如果提早看過這本書,過去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、對人的應對進退,可能就會有所不同,以及,書中的某些觀念,未來如何應用在生活上。

因為要說給別人聽,寫給別人看,閱讀書的過程中,自然會更加專注。

以輸出為目的去閱讀,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幫助我們徹底理解。

根據「學習金字塔理論」,若只單純聽講、閱讀,知識的留存率只有5~10%,但若在讀完後「教」別人,知識留存率高達90%。

這一點讓我非常有感,怎麼說呢,回想學生時期,曾經有老師告訴我,要知道有沒有徹底理解一個公式、一個概念,就看能不能「教會」別人。

這中間的差異在哪?

單純的翻翻書,聽聽書,算是「被動學習」,容易走馬看花,過目就忘。

然而,若是一開始就抱著輸出、教別人的目的與心態去閱讀,則屬於「主動學習」,也就是所謂的以輸出反促輸入,達到提升理解力和記憶力的目的。

畢竟你要分享一本書/一個知識給別人,你自己必須對那本書與知識,有一定程度的了解,所以,這有點雞生蛋,蛋生雞的概念,強迫你閱讀時,透過刻意練習,突破舒適圈,一次比一次進步。

說書是很好的輸出

面對輸出的各種方式,作者最推薦的就是說書,這也許和他本身職業就是說書有關係。

寫作之餘,我最推薦的也是說書,但我指的不是架設Youtube、Podcast頻道進行說書,而是輕鬆的在聚會上、餐桌上、睡前,說給親朋好友聽。

當然,如果你想要閱讀變現,架設頻道說書,是不錯的做法,但我們可以先從門檻較低的「說故事」開始,就已經能獲得「輸出」的好處了。

講到好處,說書除了前面提到的提升邏輯力、理解力、專注力,更有助於提升表達的能力。

表達能力在職場上相當有用,無論是拜訪客戶、向客戶提案,還是公司內部簡報、會議溝通,表達能力都是不可或缺。

這也是作者告訴我們的讀書好處之一,我們或許無法透過一本書,立刻產生什麼效益,獲得什麼金錢,但在過程中累積提升的能力,能幫忙我們增加職場的競爭力。

作者在書中,還有針對說書提供一個很有趣的觀點,就是就算只讀了部分,依舊可以分享。

有句諺語叫做「不盡得,則不取」的概念,意思是如果無法全取,乾脆完全不取。

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完美主義的迷思,意思是「等我做完100%的準備,再開始」。

套用在說書上面,就會變成「等我看完這本書,100%理解後,再開始說書」。

然而,顯而易見的,這個迷思很容易成為偷懶的藉口,畢竟,只要你有心偷懶,永遠都無法達到100%的準備。

所以,就算今天這本書你只讀了一章,依舊可以在飯桌上和家人分享。

有一句話我很喜歡:
「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,而是要開始後才會變得很厲害 」。

透過復盤 超越80%

閱讀的最終目的,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與提升價值,所以作者在書中,提出了「復盤」的重要性,或許和閱讀的關連不大,卻能有效的幫助我們人生進步。

復盤一詞來自於圍棋與西洋棋,透過別人下過的棋譜,思考每一步的目的與優缺點,進而達到提升棋藝的目的。

復盤放到現在,其實就是反省、思考如何進步的意思。

就像直到發現「鑰匙沒帶」,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沒帶鑰匙;同樣的,如果想要改變,想要進步,第一步,我們得先知道自己的缺點。

而這個,可以透過復盤來達到。

很多人每天會寫日記,回想每天所做所為,同時

思考哪裡還可以改進,這就是復盤。

而且,根據統計,只有20%的人,會執行復盤反省,也就是說,如果你從今天開始寫感恩日記,睡前花一點點時間靜心沉思,就能超越80%的人。

除了每天生活的復盤,你也可以根據你新年或生日立下的目標,進行定期的復盤。

這邊要提醒的是,所有目標都建議列的越細越好,列的越細越精確,越有助於目標的達成

像是一年減5公斤,比「我要變瘦」來的精確,而每三個月瘦2公斤,又更為精確;因為,這樣一來,就能越頻繁復盤,及時調整努力的方向,畢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。

反思

我以前就是一個愛看書,很少做任何輸出的人,可想而知,看了沒多久就忘光光。

透過這本書,我理解了輸出的重要性,所以我進行了兩種輸出,一個是說給家人聽,另一個是寫閱讀心得。

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,確實寫的相當辛苦,感覺重點很多,什麼都想寫,但透過這本書分享的「邏輯力」,幫我排好寫作架構,寫起來更有脈絡(當然,我相信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)。

還有一點想要分享:《原子習慣》告訴我們,要養成一個習慣,獎勵機制非常重要。

輸出,就是一個很好的獎勵機制,當你在飯桌上和親友分享最近看了什麼書,睡前和家人聊聊聊你最近看書的心得,很容易獲得稱讚與肯定。

所以,持續的輸出,是堅持閱讀習慣的重要推手。

最後分享一個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觀念,他認為,分享了很多資訊,包括閱讀的好處、如何閱讀、如何堅持閱讀,但最終還是回到個人的身上。

你得開始閱讀,才會體會到閱讀的好處。

取名叫錢錢但只會花我錢的女鵝

Momottqq
Momottqq
文章: 22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